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实训教学 >> 创新教学 >> 正文

《大学生趣味电子制作》教学大纲

作者:翁煜     编辑:翁煜    [发布时间]:2025-03-28    [浏览次数]:

课程英文名

Undergraduate Gadgets Electronics Design Contest

课程代码

17E0005

学分

1

总学时

16

理论学时

7

实验学时

9

上机学时

0

实践学时

0

课程类别

公共基础课

课程性质

任选

先修课程

适用专业

理工科专业

开课学院

工程训练中心、创新学院

执笔人

张珂

审定人

张松慧

制定时间

2024 年12 月

注:课程类别是指公共基础课/学科基础课/专业教育课;课程性质是指必修/限选/任选。

一、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

(一)课程地位

本课程以实践制作为主,过程内容突出趣味性、实践性,是我校工科电子类专业课程的有力补充。通过课程学习,学生对电子技术首先产生浓厚的兴趣,同时课程学习过程中,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理论和动手基础,使得学生在今后的专业课学习中,觉得课程内容不再枯燥,并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电子技术理论。

(二)课程目标

1、通过运算放大器趣味电子制作,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,在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中,会觉得课程内容不再枯燥,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;;

2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,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,以及实践性强的课外科技,例如电子设计竞赛、智能车竞赛、机器人竞赛、挑战杯、新苗计划等,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。

3、思政目标:通过课程学习,掌握电子技术基础,树立正确的思想观,学好电子技术,为国效力,今后走上社会能为国家的电子技术作出贡献,赶上发达国家水平。

二、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

课程教学以趣味性电子制作、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为主,结合学生课前自学、前期基础电子技术认知,以及课堂讨论、课后完成实验报告等环节,从而使得学生的兴趣、电子技术基础理论、简单电路设计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。

课堂教学首先开展基础电子技术认知,例如元器件、电子测试仪器等,打下一定的基础。然后开展讲解运算放大器原理和应用技术,结合电容测量电路,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、电子技术基础理论、简单电路设计和实践动手能力。

课后完成实验报告,要求学生测试电路数据,并给出原因分析,对电路的原理、设计和安装有更深一步的理解。

三、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

第1章 电子元器件基础。

1.1电子技术发展简史。

1.2 电子元器件的类型、作用、参数和测试等。

1、基本要求:了解电子学的历史和发展过程,了解电子学的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。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类型、作用,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和测试等。通过介绍我国电子技术发展水平现状,激励学生努力学习、奋发图强,树立正确的思想观,学好电子技术,为国效力,今后走上社会能为国家的电子技术作出贡献,赶上发达国家水平。

第2章 集成运放知识点1。

2.1集成运放原理基础;

2.2集成运放文氏振荡电路;

基本要求:了解集成运放原理,了解集成运放性能特点;掌握集成运放外围电路设计,掌握集成运放文氏桥电路设计和测试。

3章 集成运放知识点2

1.1集成运放性能指标简介。

1.2 集成运放放大器电路制作和测试。

基本要求:了解集成运放性能指标和参数,了解集成运放在电路中的应用。掌握集成运放放大器的种类、原理和设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和测试等。

4章 集成运放知识点3

2.1电容电压转换电路原理;

2.2电容电压转换电路制作和测试;

基本要求:了解集成运放在电容测量中的应用原理,掌握集成运放外围电路设计,掌握集成运放构成的电容电压转换电路设计和测试。

5章 集成运放知识点4

2.1低通滤波器电路原理;

2.2低通滤波器电路制作和测试;

基本要求:了解各种滤波器电路的类型和作用,掌握集成运放滤波器电路设计和测试。

6章 集成运放综合应用。

2.1电容测量方法和原理;

2.2集成运放电容测量电路制作和测试;

基本要求:了解电容测量的几种实现方法,掌握容抗法测量电容值,掌握集成运放电容测量电路的设计和测试。

四、课程学时安排

章节号

教学内容

学时数

学生任务

对应课程目标

第1章

电子元器件基础

2

完成实验报告

课程目标1、3

第2章

集成运放知识点1

2.5

完成实验报告

课程目标1、3

第3章

集成运放知识点2

2.5

完成实验报告

课程目标2、3

第4章

集成运放知识点3

2.5

完成实验报告

课程目标2、3

第5章

集成运放知识点4

2.5

完成实验报告

课程目标2、3

第6章

集成运放综合应用

4

完成实验报告

课程目标2、3

五、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

序号

实验项目名称

学时

基本要求

学生任务

实验

性质

实验类别

1

电子元件识别测试

1

掌握元件测试

电子测试

验证性

必做

2

集成运放文氏桥电路

1.5

掌握文氏桥电路

安装调试

设计性

必做

3

集成运放放大器电路

1.5

掌握放大器电路

安装调试

设计性

必做

4

电容电压转换电路

1.5

掌握电容电压转换

安装调试

设计性

必做

5

低通滤波器电路

1.5

掌握低通滤波器

安装调试

设计性

必做

6

电容测量电路

2

掌握电容测量电路

安装调试

综合性

选做

7

单片机AD转换

2

掌握C语言编程

程序编程

综合性

选做

注:1.实验性质指演示性、验证性、设计性、综合性等;2.实验类别指必做、选做等。

六、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

考核内容

考核方式

评定标准(依据)

占总成绩比例

过程考核

到课率、实验报告和操作

上课点名、实验报告、学生操作

70%(平时10%,实验60%)

期末考核

技术总结报告(论文)

报告格式,内容完整,数据测试

30%

考核类别

考查

成绩登记方式

五级制

七、推荐教材与主要参考书

(一)推荐教材:

课程教材采用自编教材,校内印刷。

(二)主要参考书:

1.机电工程训练教程-电子技术实训,朱朝霞,清华大学出版社,2014年4月,第二版

2.实例解读模拟电子技术完全学习与应用,杨欣,电子工业出版社,2013年1月,第一版

……